6月3日上午,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数字艺术学院与人文教育学院在大学路校区联合开展共建交流活动。双方通过结对共建签约、课程改革研讨等环节,凝聚发展共识,共绘育人蓝图。人文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张海涛,副院长武松朋及直属党支部党员代表,数字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涛、副院长叶军、学院教师及学生党支部支委代表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党建工作特色、学科建设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为后续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张海涛介绍到,人文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积极打造“文体萃”党建品牌,按照“文体融合添异彩 赋能乡村促振兴”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师生共育、教学相长,引领支部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吴涛介绍了数字艺术学院党总支实施打造“一核一径两平三任务”(1123)党建工程,以全面启动和推进党建“双创”建设为契机,以“数艺红匠”党建品牌为抓手,扎实推进“五基三化”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随后,双方举行了结对共建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双方明确了共建目标,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两个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发展。此次签约标志着两学院合作进入新阶段,未来将在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
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围绕课程改革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教师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强化等多个角度展开热烈讨论。叶军指出,应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增设前沿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平台,通过组建订单班、学徒班等模式,融入广西地域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武松朋立足人文教育学科特点,提出利用“能文能武”的优势,依托乡村振兴、社区文化建设等项目,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教育帮扶、文化调研等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教育实践能力。双方还就跨学院课程合作、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达成多项共识,为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此次共建交流活动是双方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党建引领,促进了两个学院在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注入了新动力。未来,两院党支部将以结对共建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不断拓展共建领域,为党建与教育事业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摄影:谢娉婷 龚积霞 一审一校:汤凌轩 二审二校:吴涛 三审三校: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