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追寻红色基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学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 何惠虹 发布:沈竞 发布时间:2025-05-18浏览量:

5月16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一行13人走进广西玉林市,开展“行走的思政课”主题教学活动。师生们先后走进玉林市博物馆、桂东南革命家朱锡昂纪念馆,追寻革命先烈足迹,感受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让思政课从“课本理论”变为“脚下故事”,在鲜活场景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共鸣。

在玉林市博物馆,师生们参观“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讲解员通过“共拓祖国辽阔疆域”“共缔统一多民族国家”“共书辉煌中国历史”“共创灿烂中华文化”“共育伟大民族精神”5个部分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到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真切感受广西多民族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魅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玉林市博物馆,马克思主义学院何惠虹老师以微党课形式,结合红色人物李明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周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事迹,讲述玉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传承,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肩负起时代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师生参观“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

师生在玉林市博物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活动

接着,师生们走进朱锡昂纪念馆,重温党的初心和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冯月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聆听朱锡昂烈士的革命事迹,透过烈士的旧物与史料,追溯红色记忆,感悟其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畏的革命精神。此外,在实践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曾莹莹老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主题党课——《八桂先驱——朱锡昂: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引领同学们在历史现场感悟和传承先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报国之志。

冯月老师讲解朱锡昂革命事迹

师生在朱锡昂纪念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活动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让师生们在行走中学习历史、感悟精神、锤炼党性。未来,学校将继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摄影:曾莹莹 一审一校:杨芳芳 二审二校:梁芷铭 三审三校: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