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籍管理赋能,为学生成长护航——我校举办学籍管理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来源:教务科研处作者: 钟沛兰 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籍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流程,提升教职工学籍管理的重视程度、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9月1日,我校在东盟校区举办了“学籍管理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杰英,副校长赵迪琼、陆纯梅,学校全体中层领导,教务科研处及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武装部、大学生资助中心)全体人员,各二级学院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教学秘书、专兼职辅导员、学籍学历管理员,联合教学点学籍管理负责人等近300人参与了培训。

培训现场

刘杰英指出学籍学历管理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是维护教育公平、保障学生合法权益、提升办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希望大家深刻认识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准确把握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明确全员参与的职责定位,并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全面提升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刘杰英讲话

此次培训特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原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学籍学历管理处处长、二级巡视员解汉林和自治区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黄瑞捷前来授课。

解汉林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以下简称“教育部41号令”)展开,详细阐述了入学与注册、考核与成绩记载、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退学、毕业与结业等关键环节的政策与操作标准。解汉林指出要建立“申请-审核-备案-归档”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减少流程冗余与职责交叉,提升学籍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要强化学籍管理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协同联动,推动学籍信息与选课系统、成绩系统、资助系统、就业系统的数据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实现“以学籍为核心”的多维度管理协同,助力学校内部治理现代化。

解汉林现场授课

黄瑞捷基于“教育部41号令”,结合我区高校的典型案例展开授课,从学籍注册、学年注册、学历注册三大电子注册出发,总结了新生学籍注册等12个普通高校学籍管理核心知识点。黄瑞捷指出,学籍学历管理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涉及招生录取、教学运行、学生管理、毕业审核等多个环节,是一项典型的“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系统性工作。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带着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处理学籍学历相关工作。

黄瑞捷现场授课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有效提升了我校学籍管理队伍的政策理解能力与业务操作水平。这不仅是一次业务上的“充电赋能”,更是一次责任的再强化。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培训虽已结束,但学籍管理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启。学籍管理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石”,每一项数据、每一个流程都关乎学生的学业权益与未来发展;它是学校规范办学的“标尺”,科学严谨的学籍管理能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精准支撑;更是贯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周期成长的“纽带”,容不得半点疏忽与懈怠。相信通过此次学习,全校教职工将进一步增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本职、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共同筑牢学籍管理的“安全防线”。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进行了“学籍管理能力提升专题”测试,现场检测对“教育部 41 号令”及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掌握情况,全体参训学员参加了在线测试,通过率100%。

下一步,我校将持续关注学籍管理队伍的成长,建立健全长效培训机制,推动学籍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摄影:韦红贤 一审一校:朱倩倩 二审二校:玉泉 三审三校: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