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润校园 同心共筑中国梦——我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专题讲座

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 陆媚 发布:沈竞 发布时间:2025-07-03浏览量:

7月1日下午,我校在大学路校区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专题讲座,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朱小梅应邀作专题报告。学校副校长赵迪琼出席,党委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各基层党组织统战委员及师生代表近100人参加学习。

讲座现场

朱小梅巡视员以《推动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更为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题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广西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践案例,深入解读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讲座特别强调“增进共同性”与“尊重差异性”的辩证关系,为师生提供了认识民族工作的科学方法论。

本次专题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朱小梅巡视员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将抽象的民族团结理论转化为可感知、可实践的行动指南,为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

讲座现场

与会师生一致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正如赵迪琼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设,为服务国家民族工作大局培养更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我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专题课程、文化浸润、实践育人等创新举措,构建多维育人体系,并将其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52个专业的121门课程中,以“案例融入+情景模拟+项目化教学”为抓手,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始终;精心打造边疆商贸思政主题展馆群,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虚拟教学中心、“建设壮美广西”VR教学资源库等,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五个认同”;创新育人模式,推行“三商三色”育人工程、深化“五级进阶”实践体系,逐步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新格局。下一步,我校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文化阵地建设和育人模式创新,奋力书写边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摄影:韦红贤 一审一校:沈竞 二审二校:陈颖 三审三校:杨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