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培训班在我校顺利结业。副校长刘杰英出席了结业典礼并作总结讲话,来自格林纳达、斯里兰卡、坦桑尼亚和泰国的11名学员参加了结业典礼。

刘杰英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刘杰英指出,本次培训班是学习与探索的14天,也是友谊与合作的14天,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践行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为“一带一路”国家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她希望各位学员把此行所收获的知识和友谊带回自己的祖国,鼓励大家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创新者,为本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混合动力汽车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学员代表林斯顿发言
坦桑尼亚学员林斯顿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说,从抵达南宁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我校援外培训团队的热情、友善和周到安排。学员们在培训期间不仅亲眼见到了中国混动汽车的飞速发展,还亲身体验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热情好客的中国人民更是令他印象深刻。他还说,学员们将带着收获的知识和友谊回到自己的国家,秉持合作、发展、共赢的精神进一步拓宽与中国在混动汽车领域的合作。

“一带一路”国家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培训班结业典礼
在培训期间,学员们探访了东风柳汽、玉柴机器集团等广西区内汽车龙头企业,并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深度实践教学,参加了中国—东盟技术对接会(新能源汽车专场)活动,多场景、多形式的教学活动生动地展示了我区混合动力汽车在制造、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力,为提升我区汽车产业知名度,服务我区重点发展产业更好地“走出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摄影:刘婕 一审一校:黄奕卿 二审二校:乔隽 三审三校:宁琳)